2023年有许多破纪录的事件,也有未兑现的承诺。我们目睹了温室气体排放量刷新历史纪录,全球气温再破新高,气候影响日益加剧、速度加快。帮助弱势群体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尚未到位。与此同时,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程过半之际,大多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相关工作偏离了轨道。尽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原因显然是对气候变化、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和废弃物这三重地球危机采取的行动不够迅速。
以上是负面情况,而积极的一面是,全球对这三重地球危机作出了更强有力的应对。随着《全球化学品框架》正式达成,有关全球塑料污染的文书取得进展(将在 2024 年底之前准备就绪),治理污染和废弃物的努力得到了一针强心剂。多国通过了一项跨国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条约,同时相关部门发布了重要指导方针,帮助私营部门减少对自然的影响,这推动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实施步伐。最后,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28次会议,简称COP28)发出明确呼吁,要求各国通过转型摆脱化石燃料,同时提出了全球适应目标框架,决定将损失和损害基金投入运行,并做出可持续制冷、甲烷减排、将可再生能源具体目标增至三倍以及取得自然行动突破等方面的新承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署)在其中许多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提供关于三重地球危机的重要科学依据与解决方案,召集并支持重要谈判,主持关键的多边环境协定,与私营及金融部门合作,使供资与全球进程相匹配,并为会员国履行承诺提供支持。
当前工作已取得一定进展。而我们仍面临着重大任务,即加快进展,确保其超过三重地球危机恶化的速度。作为全球领先的环境事务权威机构,环境署将坚定不移地运用数字技术,提供具备前瞻性和现实意义的科学支持,推动多边环境协议的实施,以实现变革。同时,我们将为成员国提供有力支持,促进气候稳定、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创造一个无污染的未来,为实现目标作出贡献。这样,我们将能够成功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构建一个更加和平繁荣的世界奠定基础。
环境署站在全球行动的前沿,致力于协助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3(气候行动)的核心任务。这项工作还有助于实现一系列维护人类与地球健康、繁荣与公平的目标,包括消除贫困(可持续发展目标 1)、消除饥饿(可持续发展目标 2)、增加获取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的机会可持续发展目标 7)、减少不平等现象(可持续发展目标 10)以及建设可持续社区(可持续发展目标 11)。
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召开之前,环境署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明确指出了气候危机的严重性,并为决策者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
《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 :破纪录——气温再创新高,但全世界(再度)减排未果》显示,现有气候承诺将造成地球在本世纪升温 2.5-2.9 摄氏度,远远高于《巴黎协定》的目标。为将气候升温幅度控制在 1.5 摄氏度以下,到 2030 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下降 42%。
《2023年生产差距报告 :逐步减少还是增加?化石燃料生产巨头无视气候承诺,意图扩大开采规模》 发现,各国政府的化石燃料开采计划将会严重超过实现1.5 摄氏度气温升幅的碳预算。同时,《2023 年适应差距报告 :资金短缺,准备不足——气候适应投资与规划不充分,全世界面临风险 》发现,适应资金缺口比预想情况大出50%。发展中国家每年亟需2150亿至3870亿美元的资金,以应对日益加剧的气候影响。
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各国元首和谈判代表提到了环境署的分析,“全球盘点”也引用了《适应差距报告》。“全球盘点”是气候变化大会的最终决定,呼吁各国通过转型摆脱化石燃料。超过75个国家发表了3300多篇关于这些“差距” 分析报告的专题文章。
2023年,环境署向43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支持,协助其编写旨在衡量各国履行气候承诺情况 的两年期透明度报告。这些国家报告获得了全球环境基金(GEF)提供的3200万美元资助,这是该基金为气候报告撰写提供的最大金额之一。
环境署也通过其它方式协助数十个国家加强报告撰写工作,包括开发气候数据管理系统等。通过环境署哥本哈根气候中心,环境署建立了六个区域网络,提供报告撰写方面的培训和技术支持。透明度报告程序对《巴黎协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决策提供参考,并在各国之间建立互信。
甲烷警报和响应系统具有开创性意义,已成功追踪到石油和天然气设施中主要温室气体的排 放情况。这一首创性举措由环境署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采用了卫星数据、机器学习技术。2023年,
环境署为巴西制定商用冰箱能效标准提出了建议,该标准旨在每年减少11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巴西电力部门年排放量的15%。与此同时,环境署协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印度、肯尼亚和土耳其的10个城市制定了建筑业脱碳计划。
安哥拉、哈萨克斯坦、肯尼亚、罗马尼亚和土库曼斯坦五国于2023年加入了全球甲烷承诺
(Global Methane Pledge)倡议,使参与国总数达到155个国家。环境署是这项承诺的核心执行者,全球甲烷承诺在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备受瞩目,其目标是到2030年将全球甲烷排放量减少30%。这对于应对短期气候变化、为全面脱碳争取时间至关重要。
环境署牵头的联合提效(United for Efficiency)倡议为80多个国家制定照明、设备和电器能效标准提供了支持。到2040年,这些干预措施有望节省约3万兆瓦的能源,相当于60座大型发电厂的产能。
2023年,又有11个缔约方批准了《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基加利修正》,要求逐步削减氢氟碳化物的生产和使用。通过减少使用这些强效温室气体,到本世纪中叶就可避免高达0.5摄氏度的全球升温。议定书的多边基金于2023年10月得到补充,2024-2026年的资金规模达到创纪录的9.65亿美元。60多个国家加入了由环境署召集的“降温联盟”组织的降温承诺(Cooling Pledge)倡议。该协议旨在到2050年将全球与制冷行业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68%。
在首届非洲气候峰会期间,环境署与合作伙伴组织了非洲气候周活动。峰会吸引了包括20位国家元首在内的1万多名与会者齐聚肯尼亚内罗毕。峰会强调,非洲地区有能力为解决气候危机贡献力量。肯尼亚总统威廉·鲁托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凝聚一个强有力的非洲声音,将取得的成果传递给……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乃至更远。”
环境署牵头在库克群岛、马绍尔群岛、纽埃、帕劳、东帝汶和图瓦卢六国建立了气候灾害预警系统。部分系统已成功启动并投入运行,其中包括一个网络预测系统。该系统在5月份的一场风暴期间成功向库克群岛居民发出沿海洪水预警。环境署还在其他19个国家实施类似项目。这是一项覆盖面更广的联合国行动的组成部分,旨在于2027年内建成预警系统,为全球所有居民提供有力保护。
环境署还加大力度,为近80个项目提供了支持,帮助当地社区适应长期气候变化。环境署帮助巴拿马和乌干达制定了国家适应计划,现在共有23个国家在这方面得到了环境署的支持。
气候技术中心和网络(CTCN)是联合国环境署主导的机构,已帮助发展中国家利用技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这些干预措施预计将惠及6900万人,并每年防止21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相当于减少400万辆汽车上路。例如,气候技术中心和网络协助了博茨瓦纳、斯威士兰、莱索托、马拉维、纳米比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制定冰箱和变压器的最低能源性能标准。
截至2023年11月,由联合国召集成立的、致力于减少投资组合碳排放的机构投资者组织——净零资产所有者联盟(Net-Zero Asset Owner Alliance),的成员数量已从上一年的77个增至87个。2022年,设定了目标的成员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下降了3%。联盟成员管理着9.5万亿美元的资产,截至2022年(有数据可查的最近年份),已投入超过3800亿美元用于气候解决方案。
截至2022年底,已有超过320家银行(占全球银行资产的一半)加入了“负责任银行原则”(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Banking)该框架由环境署金融倡议组织(UNEP-FI)负责管理,帮助各银行将核心业务与全球环境目标保持一致。约71%的签署方已承诺实现减排目标。许 多签署方还为提供气候解决方案的公司提供融资。例如,一家大型银行向一家印度可再生能源开发商提供了12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建设900兆瓦的风力发电装置和40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淡水生态系统正日益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环境署积极协助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与管理优化。3月,环境署与数个合作伙伴发起了淡水挑战(Freshwater Challenge)倡议,旨在加强对全球30万公里河流和3.5亿公顷湿地的保护工作。约43个国家加入了这场倡议,其中许多国家参加了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是COP28水行动议程的一项重要成果。
环境署还启动了一个由德国国际气候倡议组织(International Climate Initiative)资助的项目,帮助可持续管理有者7500多万人口的刚果河流域。这是环境署在该地区牵头开展的几项工作之一。此外,环境署还宣布将与全球19座城市合作,恢复城市生态系统,重点是河流、运河和湿地。环境署还提供了支持,协助肯尼亚发起内罗毕河流委员会。该委员会旨在恢复首都内罗毕赖以生存的河流流域的活力。
最后,环境署的报告《废水——化问题为解决方案》发现,如果政策得当,废水可以为5亿人提供替代能源,提供海水淡化获水量10倍以上的水,还可抵消超过10%的全球化肥使用量。
环境署的报告显示,排放差距更像是一个排放峡谷。到处充斥着破碎的承诺、破碎的生活、以及破碎的记录。
在自然和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之际,环境署正在引 领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自然界的行动。由于自然是社会和经济的支柱,这项工作支持保护水下生命(可持续发展目标14)和陆地生命(可持续发展目标15),以及其他目标。2023年,环境署的多项工作重点放在帮助各国实施《昆明 - 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
在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环境署正在智利、斯里兰卡等21个国家牵头24个项目,以保护并恢复一系列陆地和海洋景观。2023年,这项工作为56万公顷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了支持,这相当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面积。此外,还建立了25.4万公顷的保护区,保护或恢复了11万公顷的森林。
通过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和森林退化所致排放量联合国合作方案(UN-REDD),环境署帮助了17个国家保护和恢复至关重要的碳汇——森林。该方案帮助各国取得资助的资格,资助总计15 亿美元,基于成果发放,用于保护森林。预计从现在到2026年,这些努力还将减少超过1亿吨的温室气体排放。
由环境署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共同领导的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倡议展示了10个开创性恢复项目。这些生态恢复旗舰项目在1500篇媒体报道中得到广泛关注,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7000万次的浏览量。
这些旗舰项目的目标是到2030年恢复逾6000万公顷的陆地和海洋,这是各国“到2030年恢复10亿公顷陆地和海洋”承诺的一部分,面积大于中国的国土面积。
环境署为巴西提供了立法咨询,相关法律由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签署,旨在推动可持续的城市和城郊农业。这项措施有望普及健康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属于2023年结束的一项旨在降低粮食生产的环境影响的七国项目。
环境署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署)为138个国家提供了支持,帮助国家级生物多样性政策、目标及监测框架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保持一致。这是《框架》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步。
9月,环境署与合作伙伴启动了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加速伙伴关系(National Biodiversity Strategies and Action Plans Accelerator Partnership),为加速实施《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供技术支持。环境署还为来自50个国家的官员提供了数据报告工具使用培训,有助于简化生物多样性公约相关的报告工作。
6月,联合国会员国通过了一项协议,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三分之二的海洋奠定了基础。在各国领导人就该协议进行谈判期间,环境署提供了专家建议,这是实施《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关键,对于到2030年保护30%的陆地和海洋的目标至关重要。
为纪念环境署主持的《喀尔巴阡公约》迎来20周年纪念日,一项新框架获得通过,旨在保护欧洲境内最长山脉的生物多样性。这一举措体现了该区域为实施《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所做的努力。
2023年,环境署的工作重点是帮助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部门参与者将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考量纳入业务实践。这对于调动必要资金兑现《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承诺至关重要。
9月,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发布了一个框架,概述了企业如何评估、披露与自然相关的风险和依赖。环境署金融倡议组织与25个国家的50家金融机构共同成立了该工作组,并试验了相关标准的测试版本。七国集团(G7)和二十国集团(G20)正式注意到了这一框架,该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15提供支持,呼吁企业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环境署与联合国其他机构为印度尼西亚政府的《2023-2045年国家蓝色经济路线图》(National Blue Economy Roadmap 2023-2045)提供了支持。该路线图于7月发布,概述了印度尼西亚能够如何可持续地开发海洋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环境署的支持是在“自然推动经济转型高影响力倡议”下提供的,这是联合国为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作努力的一部分。
2023全年,环境署帮助会员国应对荒漠化和其他形式的土地退化。这些问题影响到30多亿人口,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驱动因素。环境署为各国落实《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并与其他组织合作,帮助各国获得资金,应对荒漠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
环境署在非洲的工作就是很好的例子:环境署协助非洲筑起“绿色长城”。这是一条长达8000公里的树林和灌木带,旨在抵御撒哈拉沙漠的侵蚀。环境署在11个国家支持开展了项目,有助于加强有关“绿色长城”的合作,同时评估土地退化的程度。项目隶属于一项多年的工作,旨在为“绿色长城”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并设计和实施沙漠开垦项目。
此外,环境署为西亚国家应对沙尘暴提供了支持,沙尘暴可能是引发冲突的原因之一。随着气候变化和荒漠化的加速,预计沙尘暴将更加常见。
最后,环境署与粮农组织合作开展的“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倡议强调了恢复草原、推广可再生农业和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性——这一切都是防治荒漠化的关键。
只剩下七年时间来实施 (《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我们必须持续采取行动,直到生命之网安全无虞。
环境署正在帮助各国逐步淘汰危险化学品,约束一次性塑料制品,关闭露天垃圾场,改善空气质量并打造循环经济。应对污染和废弃物危机是确保良好健康和福祉(可持续发展目标3)、提供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可持续发展目标6)、建设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目标11)、建立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可持续发展目标12)以及保护水下生命(可持续发展目标14)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9月,世界各国就《全球化学品框架》(Global Framework on Chemicals)达成一致,这是一项旨在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化学污染的历史性协议。据估计,化学污染每年造成200万人死亡。该协议共有28个目标,包括呼吁对高危险农药采取行动、打击非法化学品等。环境署将管理一个专项信托基金,对该框架提供支持。德国已承诺向该基金出资2000万欧元,法国、荷兰、西班牙和瑞士也将提供资金支持。
2023年初,环境署发布了《防范超级细菌》报告。报告深入探讨了环境退化对助长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有何影响,70个国家的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巴巴多斯总理米亚·阿莫尔·莫特利与环境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一道发布了这份报告。莫特利总理表示:“我们必须继续集中精力,提高认识,将这一具有全球重要性的问题列入世界各国的议程,从而扭转这场危机。”
为终结塑料污染,由环境署主持的塑料污染政府间谈判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Negotiating Committee on Plastic Pollution)发布了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文书预稿。预稿涵盖了塑料的整个生命周期,于2023年底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会谈期间接受了审核,这标志着我们朝着在2024年底前敲定协议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另有六个政府签署了由环境署和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共同牵头的《新塑料经济全球承诺》(New Plastics Economy Global Commitment)。从此,这六个国家加入了自2018年以来共同将原生塑料的年消耗量减少了300万吨的55个国家和数百个组织的行列——这个规模高于法国每年的塑料包装使用量。终结塑料污染雄心联盟(High Ambition Coalition to End Plastic Pollution)的各国政府致力于在2040年内终结塑料污染。
环境署与湄公河委员会(Mekong River Commission)合作,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跟踪湄公河下游的河流塑料污染情况的跨境规则。据估计,在生活在湄公河下游流域的近6500万人中,有80%依赖湄公河及其自然资源为生。
在加勒比地区,环境署牵头开展了一个防止塑料渔网和诱捕器在风暴中被卷走的区域项目。这项工作与海湾、加勒比渔业研究所(Gulf and Caribbean Fisheries Institute)及全球幽灵渔具倡议(Global Ghost Gear Initiative)组织合作开展,涉及九个国家。工作内容包括对渔民开展宣传活动,以及使用人工智能绘制污染热点地图。
环境署利用有影响力的宣传工具,将重点放在塑料污染的解决方案上。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3年的主题是塑料污染。由科特迪瓦主办的世界环境日成为社交媒体平台 X(原名Twitter)上最热门的话题。相关内容在社交媒体上的浏览量超过3亿次。一些国家的政府也在这一天做出了承诺,科特迪瓦也为抗击塑料污染公布了一项新的环境法规。“地球卫士奖”是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旨在表彰重新塑造人类与塑料关系的个人与团体。相较于2022年,该奖项在社交媒体上的曝光度几乎翻了一番。
环境署加大了治理空气污染的工作力度。空气污染每年夺去670万人的生命,造成的健康成本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以上。
环境署帮助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制定了建立现代气质量指标的路线图。在冬季供暖节,哈吉两国一些城市受污染的严重程度位居中亚地区最高之列。在环境署和世卫生组织的支持下,西亚各国同意建立一个改善气质量的区域网络,这是该区域首次开展此类合作。
环境署召集的气候与清洁空气联盟(Climate and Clean Air Coalition)帮助50个国家(包括柬埔寨、肯尼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泰国)推进了减少甲烷、氢氟碳化合物等短期污染物的国家计划,这些污染物会导致气候变化和气污染。
最后,环境署牵头的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重点关注各国如何应对气污染。一些名人加入了呼吁清洁气的行列,环境署亲善大使迪亚·米尔扎说道 :“呼吸绝对不该有害健康。”
2023全年,环境署一直致力于帮助各国减少废弃物。《循环差距报告》发现,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战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可以将材料使用量和碳足迹减少30%。《2050年西亚电气和电子废物展望》发现,到2050年,从该地区回收的电子产品中,可回收1.3亿吨黄金、 1700万吨钢铁和5000吨稀土金属。该报告于首个国际零废物日发布。国际零废物日由环境署和联合国人居署牵头,得到了土耳其的支持。
在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环境署牵头了世界各地清理危险废弃物的项目,在尼日利亚妥善处置了216吨电子废物,在埃塞俄比亚妥善处置了32吨二氯二苯三氯乙烷(DDT)杀虫剂,在喀麦隆妥善处置了211吨多氯联苯(PCB)。
在斋月期间,环境署帮助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豪华酒店减少了65%的食物浪费。这项工作是旨在减少食物浪费的地区性运动“食谱促变革”(Recipe for Change)的组成部分。
由环境署主持的《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庆祝了通过十周年的纪念日。在第五次缔约方会议上,来自147个国家的代表共同商定了逐步淘汰含汞产品(包括荧光灯和化妆品等)的新时间表。代表们还就汞废弃物的阈值达成了协议。
此外,环境署还帮助33个国家制定了减少小规模金矿汞污染的国家行动计划,这是有毒化学品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全球环境基金资助的项目,26个国家已向《水俣公约》提交了计划。改善小型矿场生产实践和工作条件的Planet Gold方案由环境署牵头,由全球环境基金提供资金,现已扩大到24个国家,经认证的矿场通过这项举措销售了价值4200万美元的黄金。
环境署在联合国环境大会一项决议的基础上,两次召集工作组,为化学品、废弃物和污染预防科学政策小组制定提案。该专家小组预计于2024年成立,将帮助各国政府就化学品和废弃物的妥善管理作出明智决策。
由环境署主持的《巴塞尔公约》《鹿特丹公约》和《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另外54项决定,以减少危险废弃物,清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管控有毒化学品和废弃物的交易。《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出了三种需要清除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中两种是塑料添加剂。《巴塞尔公约》通过了关于塑料废弃物环境无害化管理的技术准则。
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应该能够安心生活和工作,不必担心因接触化学品而生病或死亡。这一框架提供的愿景是一个没有化学品和废弃物危害的星球,一个安全、健康和可持续的未来。
环境署继续促进关于性别平等的可持续发展目标5,并通过制定第二项《性别政策和战略》,提高妇女和女童在保护和恢复工作中发挥领导作用的能力。初步结果表明,根据联合国使用的综合衡量标准,在2023年上半年设计的项目中,约有90%纳入了性别平等因素。环境署启动了赋能(EmPower)项目的第二阶段,帮助孟加拉国、柬埔寨和南妇女购买太阳能水泵等小型可再生能源设备。预计约有10万名妇女将从这一举措中受益。环境署还向从事可持续渔业的妇女提供培训,增加她们的收入,推动保护日益枯竭的海洋资源,在肯尼亚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外,在卢旺达、多哥和乌干达,环境署和合作伙伴发起了一项向电动汽车初创企业提供资助金的项目,重点是为妇女创造就业机会。
图源: Unsplash/Ashwini Chaudhary
环境署继续利用技术驱动型解决方案的力量来推进环境目标。环境署与联合国系统职员学院(UN Staff College)、 数字环境可持续性联盟(Coalition for Digital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合作,发起了一项名为“Digital4Sustainability” 的电子学习倡议。该平台采用新的气候模块,吸引了来自各国政府、私营部门、民间团体和国际组织的1.2 万多名参与者。新启动的由环境署牵头的十年框架计划(10YFP)秘书处利用数字化实现循环经济
(Digitalization 4 Circular Economy initiative)倡议提供了支持,帮助公共和私营部门组织利用数字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环境署与合作伙伴发布了《反思、扩展、再利用 :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循环经济》,展示了数字产品如何促进材料的全生命周期方法。
图源: Unsplash/Markus Spiske
随着世界多地冲突的加剧,环境署找到了帮助各社区管理自然资源和遏制环境影响的新方法。通过联合国驻地协调员系统,环境署在国家一级提供了基于科学的建议。环境署为联合国驻索马里特派团提供了支持。在索马里,气候变化正在加剧长期存在的冲突。在西亚,环境署展示了当地人民如何适应极端天气,尤其是如何适应干旱。环境署越来越多地利用遥感和卫星数据来了解与冲突有关的环境退化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这些观察结果在对6月份乌克兰卡霍夫卡大坝坍塌的快速环境评估中发挥了作用。环境署还帮助了土耳其和叙利亚的联合国国家工作组测量并处理2月份7.8级地震产生的大量碎片垃圾。
图源: UNEP/Igor Riabchuk
截至2023年12月的2022-23(合并)财务状况 (单位:百万美元)
2023年前15名专用基金出资方 (单位:百万美元)*
德国 | 66.6 |
联合国机构 | 36.0 |
欧洲联盟/欧洲委员会 | 28.2 |
环境署金融倡议** | 26.7 |
基金会/非政府组织 | 24.7 |
加拿大 | 11.4 |
日本 | 11.4 |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 10.8 |
美利坚合众国 | 8.5 |
瑞典 | 7.7 |
挪威 | 5.0 |
芬兰 | 4.1 |
比利时 | 3.8 |
奥地利 | 3.5 |
法国 | 2.8 |
2023年前15名环境基金出资方 (单位:百万美元)
挪威 | 12.3 |
荷兰 | 10.2 |
德国 | 8.1 |
美利坚合众国 | 7.6 |
法国 | 7.6 |
丹麦 | 7.2 |
瑞典 | 5.1 |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 4.5 |
比利时 | 4.2 |
瑞士 | 4.0 |
加拿大 | 2.8 |
意大利 | 2.6 |
芬兰 | 2.3 |
西班牙 | 1.6 |
日本 | 1.5 |
- 阿尔巴尼亚
- 亚美尼亚
- 巴巴多斯
- 比利时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 保加利亚
- 加拿大
- 塞浦路斯
- 丹麦
- 多米尼加共和国
- 厄立特里亚
- 斐济
- 法国
- 格鲁吉亚
- 几内亚
- 圭亚那
- 冰岛
- 爱尔兰
- 牙买加
- 约旦
- 肯尼亚
- 拉脱维亚
- 列支敦士登
- 立陶宛
- 卢森堡
- 马尔代夫
- 马耳他
- 毛里求斯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 摩纳哥
- 黑山
- 摩洛哥
- 荷兰
- 新西兰
- 挪威
- 巴拿马
- 秘鲁
- 圣卢西亚
- 塞尔维亚
- 塞舌尔
- 斯洛文尼亚
- 斯里兰卡
- 瑞典
- 瑞士
- 塔吉克斯坦
-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 乌拉圭
- 安道尔
- 澳大利亚
- 奥地利
- 智利
- 中国
- 哥斯达黎加
- 克罗地亚
- 芬兰
- 德国
- 洪都拉斯
- 匈牙利
- 印度
- 印度尼西亚
- 伊拉克
-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 意大利
- 日本
- 哈萨克斯坦
- 科威特
- 马来西亚
- 墨西哥
- 巴拉圭
- 菲律宾
- 葡萄牙
- 大韩民国
- 新加坡
- 斯洛伐克
- 南非
- 西班牙
- 泰国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 美利坚合众国
环境署谨感谢成员国和其他供资伙伴在2023年的捐款。这种财政支持对于帮助环境署履行职责(即应对三重地球危机并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未来)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