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主任致辞

因此,现实情况是,环境多边主义时而面临棘手问题,时而陷入艰难境地。但即使在地缘政治复杂的时期,跨越国界、放下分歧的合作也是保护人类生存基础——地球——的唯一选择。

去年,全球在应对三重地球危机方面既取得了一些成功,也经历了失望——暨气候变化危机,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荒漠化危机以及污染和废物危机。 

在哥伦比亚卡利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COP16)上,各国同意正式承认并扩大原住民和地方社区在拯救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并将数字遗传信息利益共享机制付诸实施,但有关资源调动和监测框架的问题将延续到2025年2月举行的续会上继续讨论。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各国就国际碳市场标准达成一致,并承诺将提供给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增加两倍,但这一承诺尚未达到许多国家呼吁的水平。 

在大韩民国釜山,各国在制定终结塑料污染的全球文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就32项条款中的29项达成了初步一致,但会谈在尚未就最终文本达成一致意见时休会。现在,各国需要努力弥合分歧,以实现2022年联合国环境大会 (UNEA) 决议中关于终结塑料污染的愿望。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举行的联合国关于土地和荒漠化问题的缔约方大会上,各国启动了《利雅得行动议程》,承诺为土地恢复和抗旱行动提供120亿美元资金,并启动了“利雅得全球抗旱伙伴关系”,但未能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议定书,以解决困扰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欧洲等世界各国的干旱问题。 

因此,现实情况是,环境多边主义时而面临棘手问题,时而陷入艰难境地。但即使在地缘政治复杂的时期,跨越国界、放下分歧的合作也是保护人类生存基础——地球——的唯一选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呼吁各国在未来一年内大幅提高雄心,扩大行动。各国必须在2月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预案中承诺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并兑现承诺,必须开始为气候适应、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行动提供必要资金,必须在12月联合国环境大会第七届会议(UNEA-7)召开前达成一项强有力的文书,以终结塑料污染。 

正如这份年度报告所示,环境署一直在不懈努力,为促成此事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环境署的科学工作为各国在NDCs中需要采取的行动提供了明确指导,并协助许多国家制定NDCs承诺。环境署正在为各国和企业提供关键数据,支持它们采取行动减少甲烷排放,并取得了切实成效。环境署正在为生态系统恢复和清洁空气等方方面面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环境署正在与私营部门合作,确保其业务和融资与应对三重地球危机的行动保持一致。受到环境署支持的项目正在切实改善肯尼亚、墨西哥和纽埃等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增强复原力,降低脆弱性。 

但人类尚未脱离困境。气温正在上升。生态系统正在消失。污染仍然是致命的威胁。这一切都是全球性的问题,因而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全世界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地球。环境署将在整个过程中为各国提供支持。 

Inger Andersen
英格·安德森
环境署执行主任
Bringing the world together
让全世界紧密相连
联合国环境大会第六届会议通过了15项旨在保护人类和地球的决议。
气候行动

环境署正在支持各国实施《巴黎协定》,向低碳未来过渡,适应气候变化。

Climate change
A man in a traditional headdress looking of into the distance 
利用科学应对气候危机
利用科学应对气候危机
《2024年排放差距报告》指出,在下一轮国家气候承诺(即国家自主贡献,NDCs)中,全球必须承诺到2030年减少百分之42的温室气体年排放量并落实相关行动。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巴黎协定》中关于在2100年内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C以内的目标将无法实现。根据当前政策,预计本世纪气温将上升2.6°C-3.1°C,造成灾难性后果。报告呼吁G20中的主要排放国承担大部分重任。
Three women in uniform posing for a photo and smiling with a green bus behind them 
支持《巴黎协定》实施
支持《巴黎协定》实施
环境署为64个国家编写首份两年一度的透明性报告提供了技术支持,该报告用于展示各国实现国家自主贡献预案(NDCs)的情况。在过去的几年中,环境署在透明性方面相关的工作协助各国加强国家气候数据的使用,提升国家气候报告专家的能力,并建立强化报告机构的体系。
Several yellow electric motorcycles driving down the street and passing under a banner
遏制温室气体排放
遏制温室气体排放
环境署协助60个中低收入国家制定加速向电动汽车转型的方案和政策。2024年,安提瓜和巴布达采购了电动公交车,印度扩大了电动两轮车和三轮车的充电基础设施,肯尼亚制定了增加电动摩托车和公交车投资的立法。在传统交通向电动交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这项工作是环境署支持全球南部地区发展电动交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的举措之一。到2023年,电动汽车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百分之18,比五年前增长近10倍。
Children gather around some equipment in a field with palm trees in the background 
支持社区应对气候变化
支持社区应对气候变化
环境署支持了50个国家的社区适应干旱、海平面上升和其他气候影响。这项工作在环境署的播客“复原力”系列中进行了重点介绍,预计将惠及350万人,恢复24.1万公顷土地。去年启动的项目包括在约旦开展的一项耗资6000万美元的工作,旨在提高75万人的用水安全。
Two women sitting on a bench and holding a bowl full of seeds 
为低碳未来融资
为低碳未来融资
环境署金融倡议(UNEP FI)继续支持由银行、保险公司和投资者组成的庞大网络应对气候变化。
The digital age
数字时代
环境署正在利用人工智能、卫星数据等尖端技术应对三重地球危机。
自然行动

环境署正致力于扭转自然界前所未有的衰退趋势,同时为依赖自然生存的社区提供支持。

Nature action
A man sinking a wooden stick into the ground 
拥护《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拥护《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环境署加大了对各国实施《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昆蒙框架》GBF)的支持力度。这是2022年通过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旨在阻止和扭转自然环境丧失。
Sonia Guajajara, Brazil’s Minister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 a traditional headdress gazing into the distance
保护自然世界
保护自然世界
环境署正在协助108个国家保护、可持续管理和恢复生态系统,保护野生动植物,支持原住民——世界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管理者。环境署还为地方社区提供支持,并动员私营部门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在环境署的干预下,160多万公顷的陆地和海洋区域得到了更好的管理。预计近90万人将从环境署的自然景观工作中受益。
A man with a long white beard holds the branch of a shrub
防治荒漠化
防治荒漠化
环境署支持为“非洲绿色长城”筹集8000万美元的资金,以增加横跨非洲的8000公里半干旱地区“萨赫勒”范围内的耕地面积。受到资助的项目预计将覆盖690多万公顷土地,惠及500万人。伊拉克百分之90的土地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环境署支持伊拉克推出了一项防治土地退化的国家战略。在包括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在内的南高加索国家,环境署正在支持2万公顷退化旱地的恢复工作,预计将使15000人受益。
Seven women sitting on a bench with snow-capped mountains in the background 
培育健康的淡水生态系统
培育健康的淡水生态系统
环境署致力于保护、养护和恢复世界上的湖泊、河流和地下蓄水层,它们正承受着三重地球危机带来的不断增加的压力。
Two women surveying a tank full of crabs 
为生物多样性融资
为生物多样性融资
2024年,22家签署方加入了由环境署金融倡议牵头的《负责任银行业原则》,支持银行将其核心业务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等环境协议保持一致。超过350家贷款机构(占全球银行业资产的一半)已经采纳了这些原则,正在将可持续金融目标落实到位。
Bridging the gender divide
弥合性别鸿沟
女性在环保行动中扮演核心角色
清除污染行动

环境署正在协助各国逐步淘汰有害化学品,遏制各种形式的污染,打造更加循环的经济。

Pollution action
Several people sitting in an auditorium
应对塑料污染
应对塑料污染
人类每年产生4亿多吨塑料,其中大部分最终流入环境。塑料污染对人类和地球健康构成的威胁日益严重,在整个2024年,环境署领导了一场旨在终结塑料污染的全球运动。环境署为30多个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其制定法规,从源头上减少塑料污染、改进产品设计、扩大再利用和再填装系统、并加强废物管理实践。
Several people posing for a photo by standing on steps outside of a building 
减少空气和化学污染
减少空气和化学污染
在肯尼亚,环境署为在内罗毕的主要机场安装空气污染传感器提供了支持。这些传感器与气象数据相结合,帮助官员更准确地向居民发出空气中有毒物质(如PM10、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硫)激增的警告。东帝汶正在效仿这一模式。喀麦隆雅温得借助传感器确定了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露天垃圾场。
Building circular economies and societies
建设循环型经济和社会
建设循环型经济和社会
环境署为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墨西哥和巴拉圭的监管机构启动拉丁美洲首个生态标签计划提供了咨询。该计划包括对符合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高标准的产品进行认证。预计此举将协助4.5亿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定。
Responding to disasters and conflict
应对灾害和冲突
环境署通过环境行动,为促进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助。
凝望未来
环境署如何运用前瞻思维为应对未来的环境挑战做好准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了《探索新视野》报告,确定了对我们的共同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八个关键性全球转变,其中包括数字技术的出现。环境署为预测和应对未来挑战和机遇而不断加大努力,该报告就是这方面工作的一部分。 

Flags
追求效率、效果和影响力
作为致力于优化环境署执行机制以服务会员国的承诺的一部分,2024年,环境署继续严格追踪运营效率、效果和影响力。
资金概况

为了跟上当今环境挑战的步伐,环境署正在扩大供资基础,并更加重视高效、稳健的资金管理。2024年,94个会员国向环境基金捐款,这一基金是环境署工作的基础。此外,环境署的三项地球基金(分别关注气候、自然和污染问题)正在实地产生切实影响,展示了战略投资的变革力量。来自各国政府、多边合作伙伴和其他渠道的额外的专项基金也对环境署扩展工作提供了支持。

截至2024年12月的财务情况 (单位:百万美元)

预算
收入*
支出
联合国固定预算
环境基金
专项基金**
全球基金***
*
收入数据为临时数据,请以环境署年度财务账目的结算为准。
**
专项基金包括地球基金(比利时、捷克、挪威、菲律宾出资)和其他软性专项基金(瑞典)。
***
全球基金代表全球环境基金和绿色气候基金。

2024年度前15名专项基金出资方 (单位:百万美元)

联合国机构 95.2
德国47.8
欧盟委员会 37.6
环境署金融倡议*22.9
美利坚合众国10.6
丹麦9.1
日本8.5
瑞典7.6
意大利5.9
基金会/非政府组织 5.2
瑞士5.0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4.1
比利时3.4
挪威3.3
芬兰3.0

2024年度前15名环境基金出资方 (单位:百万美元)

挪威12.2
荷兰王国10.3
德国8.0
法国7.6
丹麦7.4
美利坚合众国7.2
瑞典5.1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4.7
比利时4.3
瑞士3.8
意大利3.3
加拿大2.3
芬兰1.6
日本1.4
西班牙1.4
*
环境署与全球金融部门建立伙伴关系,动员私营部门资金,促进可持续发展。

2024年按类别分列的环境基金出资方 (会员国数量)

总数
59
全额出资方*
35
其他出资方
99
非出资方
*
根据会员国确定的自愿指示性捐款标度,环境基金预算的全部份额。
全额出资方
  • 阿尔巴尼亚
  • 亚美尼亚
  • 巴哈马
  • 巴巴多斯
  • 比利时
  • 伯利兹
  • 不丹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 佛得角
  • 塞浦路斯
  • 丹麦
  • 多米尼克
  • 多米尼加共和国
  • 斯威士兰
  • 斐济
  • 法国
  • 冈比亚
  • 格鲁吉亚
  • 格林纳达
  • 圭亚那
  • 冰岛
  • 伊拉克
  • 爱尔兰
  • 意大利
  • 牙买加
  • 约旦
  • 肯尼亚
  • 拉脱维亚
  • 立陶宛
  • 卢森堡
  • 马达加斯加
  • 马尔代夫
  • 马耳他
  • 毛里求斯
  • 摩纳哥
  • 蒙古
  • 黑山
  • 摩洛哥
  • 瑙鲁
  • 尼泊尔
  • 荷兰王国
  • 新西兰
  • 挪威
  • 阿曼
  • 帕劳
  • 秘鲁
  • 菲律宾
  • 圣基茨和尼维斯
  • 圣卢西亚
  • 沙特阿拉伯
  • 塞尔维亚
  • 斯洛文尼亚
  • 索马里
  • 斯里兰卡
  • 瑞典
  • 塔吉克斯坦
  •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 乌拉圭
  • 瓦努阿图
其他出资方
  • 安道尔
  • 澳大利亚
  • 奥地利
  • 孟加拉国
  • 博茨瓦纳
  • 保加利亚
  • 柬埔寨
  • 加拿大
  • 中国
  • 克罗地亚
  • 捷克
  • 芬兰
  • 德国
  • 匈牙利
  • 印度尼西亚
  • 日本
  • 哈萨克斯坦
  • 科威特
  • 马来西亚
  • 墨西哥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 巴基斯坦
  • 巴拉圭
  • 葡萄牙
  • 大韩民国
  • 新加坡
  • 斯洛伐克
  • 南非
  • 西班牙
  • 瑞士
  • 泰国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 乌干达
  • 美利坚合众国
  • 越南

环境署感谢所有资助伙伴。每一份捐助都对人类和地球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