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Aug 2018 Story Nature Action

拯救大猩猩行动

为期一周的国际灵长类学会大会(IPS)在内罗毕落下帷幕。大会汇集了800名相关领域的专家和科学家,选在8月19日——国际猩猩日开幕,旨在传递一个重要信息,猩猩的生存状态仍安危未定、悬而未决。

世界上有3种红毛猩猩,主要生活在东南亚的两个岛屿——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岛。它们目前都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去年,科学家发现了新的红毛猩猩物种——「打巴奴里猩猩」(Tapanuli orangutan)。自此,现生人科物种增加到了8种。然而这一新发现的物种也面临着绝种的困境。它们所栖息的北苏门答腊巴当托鲁(Batang Toru)原始森林,正遭受一个水电大坝建设项目的威胁。

image
The newly discovered Tapanuli orangutan. Photo by Wikimedia

Orangutans tend to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in the treetops, making deforestation particularly devastating for them.

猩猩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树顶度过,森林砍伐会对它们的生存造成毁灭性打击。

“今年的国际猩猩日,我们希望让公众多多了解这一最新发现且极度濒危的物种,据目前所知,打巴奴里猩猩仅剩下大约800头,是全球最迫近灭绝的猩猩种类。而如今,水电站计划将进一步对这一物种的生存造成迫害。”

“为了一个装机容量仅为510兆瓦的水电站而导致一个种群灭绝,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悲剧。应该停止这一项目,另找地方建造水电站。”联合国类人猿生存合作组织(GRASP)科学委员会主席Serge Wich表示。

类人猿的生存困境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由于一系列人为活动的影响,东南亚的猩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非法采伐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导致森林大面积被毁——特别是油棕种植园和狩猎——使猩猩的栖息地不断缩小,并被分隔为零散的群体。现在,它们还面临着新的威胁:气候变化

不仅是猩猩,各种灵长类动物都因为森林栖息地的丧失而面临越发严峻的生存挑战。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驱动下的农业扩张、资源开采和基础设施发展是主要威胁。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统计,在已知的700多种灵长类物种及亚种中,62%的猿类、狐猴、猴子和其他灵长类动物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威胁。其中约42%被列为濒危或极危物种。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最新评估表明,地球上95%的狐猴受到灭绝威胁:在幸存的111种狐猴中,有105种被列为极度濒危、濒危或易危。

科学与政策相结合

此次大会由联合国类人猿生存合作组织GRASP)主办,旨在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元化的科学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探索将科学与政策联系起来的方法,以保护并改善黑猩猩、大猩猩、倭黑猩猩和红毛猩猩的生存处境,确保类人猿的数量和它们在非洲和亚洲的栖息地的安全。

大会讨论的主题包括保护类人猿及其所处的生态系统、加深对于类人猿的认知,加强针对其行为、动态、灵长类动物疾病的研究能力。与会者还就区域和国家层面的保护进行了切磋探讨。

 

更多信息,请联系: Johannes.Refisch[at]un.org